李向阳(上海美协副主席)相对于过去“万马齐喑,一花独放”的时代,现在展览“多”也是一种好事,有总比没有好。但是冷静地看,良莠不齐,动机不纯,泡沫滋生的问题确实也是存在的。开幕式多了、“策展人”多了、画册也多了,上海一年有几千个展览,给人留下印象的有几个?倒回去20年,当时的展览大家都是排着队看,印象是十分深刻的。
我们现在的展览“品质”不能说不好,“做”得都是不错的,空间、挂画、标签卡、资料印刷,不管是样式还是材料都比以前好,时代进步了工艺也发展了,什么是不够的呢?一方面是资讯不够:这么多展览名字很大,但冠冕堂皇或张冠李戴,不知道展览在说什么。有条件、有能力办展览的艺术家就这么多,看来看去好像就是这群人在做展览,新的信息不够,元气不足。第二方面,所谓展览从根本上讲应该对历史、当下、将来,不仅仅对艺术本身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观照,但是现在的情况我们看不出问题的针对性,看不出脉络也看不出指向,更多的大概是一种自娱自乐。再者,倡导文化建设是值得肯定的,文化建设是润物细无声的,要营造一种生态和环境,最终的目的是提升软实力和国民素质。从提升美育的角度说展览多是好的,但是现在用指标和利润去衡量,感觉气息就有些不对,有时候口号变了,思维方式却没有变。可能我们在圈子里会觉得展览多,老百姓们觉得多吗?有多少展览老百姓参与其中呢?热闹得像嘉年华,结束以后给人留下的思考是什么?
我对策展人有种敬畏。过去我们习惯的展览模式是报名、海选最后是皆大欢喜的全家福,后来上海双年展最早在国内引进策展人制度,是问题策展的模式,由问题导入,为什么办、怎么办、办给谁看,这是对的。策展人对专业有充分了解,艺术史、艺术家、艺术动态、未来走向都有清晰的认识和观点。国外的策展人还要有艺术行政能力,不光是写作,还包括与机构的联络协作、与艺术家的沟通谈判、作品的租借包装运输、合同签约再到场馆布展、空间要求、展览基调的设计、开幕之后的推广营销,是一整套的,这是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而我们现在有钱、有地位的都可以做策展。可能更多的还是项目的联络人,不够策展人的标准。一个饭店老板,有钱请了几位艺术家在厅堂挂画,他也是策展人了。国内还是缺少这方面教育的机会,只有少数院校是有的,也缺少相应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