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展网讯。今年2016年注定是国际建筑界掀起反思热潮的一年,而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大背景下,中国传统能解决发展问题么?
[点击查看源网页]
在今年1月,世界建筑最高荣誉普利兹克奖公布,获奖者为48岁的智利建筑师亚历杭德罗·阿拉维纳。阿拉维纳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与政府合作设计建造的低成本社会保障住宅,在不改变地理位置、不牺牲生活环境的前提下,他与公司团队天才地想出只建造一半基础功能空间这个办法——剩下的一半由住户自己根据不同需求与能力去填补。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优秀建筑师,他从建筑界的实践出发思索建筑本源——也因此,才有了他作为今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总策展人所提出的总主题“来自前线的报告”(ReportingfromtheFront)。
在他看来,人类无节制的物质欲望是造成所有环境、资源问题的根本原因,而对技术发展的盲目乐观又能继续支撑物质欲望,但每一次科技进步往往带来更多的棘手问题。想要逃离这个死循环,梁井宇提出,应当回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勤奋节俭、敬畏自然。于是,就有了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展览主题:平民设计,日用即道。
这个“前线”放在中国尤其引人关注。
“中国在某个方面原本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却错失引领世界发展的机会——那就是住宅产业化。”他说,“全世界都梦想着能够发展出更先进的建造技术,将建造住宅的上下游环节形成配套产业链,把建筑和家具、电器都集成化。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有很大的推动,但他们都缺乏大量的市场需求。”
“三十年来,中国建筑界的前线即是国家现代化的前线。”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梁井宇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说,“实际上就整体水平而言,中国建筑有很大的提高,比如建筑材料的生产、大型公共建筑的管理水平,特别是高层、超高层建筑,至少处在世界前列。”
现在这个全球未来住宅发展趋势上没有抓住机会非常可惜,那么中国建筑的前线究竟在哪里?摆脱贫困和改善低收入人群的居住条件,这一点大部分人都认同——可现实情况往往是把一切都归之于“发展经济”。“为了经济发展,我们似乎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结果是我们失去了传统与环境,甚至连发展本身也变得不可持续。人为造成的气候灾难、自然资源枯竭、贫富差距加大,等等。我们必须回到不能忽视的前线来──尊严、福祉与公平。”梁井宇在中国馆策展前言里这样写道。
“外展网”(http://www.yshows.cn/o2o/default)是中领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旗下的专业外展网站。网站专注于国际各大知名展会招商组展工作,由从事展览行业十多年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顾问团队带领一支高素质、朝气蓬勃、积极进取的年轻团队组成,以“专业、高效、细致、完美”为服务宗旨为广大参展商提供优质、贴心、周到的展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