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展网讯。
现在,北京都市农业已领跑全国,为国内的大城市示范了如何将现代农业与城市文明有机对接,构建起健康、可持续的关系。在这一点上,北京的会展农业表现得较为集中和明显。
农业学者对会展农业的普遍解释是,它是以拓展农业多功能为导向,以农业、农俗、农产品[-0.16%资金研报]为载体,以会议、展览、展销、节庆、农事等活动为表征,以打造品牌为目标,融合了休闲、旅游、文化、服务等多种业态,全方位展现都市农业现代要素集聚效应的一种现代农业形态。
农业部部署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工作
《通知》指出,在全年做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重大决策部署和贯彻落实情况、重大活动、工作成效、发展经验和先进典型等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宣传推介工作重点围绕“春节到农家过大年”“早春到乡村去踏青”“初夏到农村品美食”“仲秋到田间去采摘”四个主题进行。
2015年12月15日
让乡村成为旅游目的地——农业部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纪实
近日,记者跟随农业部农产品加工局调研组前往浙江省,追随“早春到乡村去踏青”的旅游线路,真实地体验到,在这绿水青山之间,以踏春观光、赏花休闲为主题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如何释放出“春花经济”强大力量的。回归自然,美丽环境带活生态经济劳岭村是中国“洋家乐”的发源地,所谓“洋家乐”,是由一批外国人在这里办起来的农家乐。
2016年05月03日
中国农业银行[0.32%资金研报]北京中关村[-1.62%资金研报]分行成立
该行将以此打造农业银行开展科技金融业务的高地,“服务科技,创新发展”,利用好相关支持政策以及农银国际等投资平台,在产品、流程、风控、激励等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在北京建设[-3.51%]“科技创新中心”中展示农行形象、发挥农行作用,实现农行中关村分行与中关村地区各项业务共赢发展的目标。海淀区区委、区政府也将其列为重点服务保障单位,银政携手,将农行。
2015月12月31日
农业银行:北京分行票据业务发生重大风险涉资39.15
农业银行表示,目前,公安机关已立案侦查。农行正积极配合侦办工作,加强与相关机构沟通协调,最大限度保证资金安全。
2016月01月22日
首破千亿四川休闲农业铸牢增长极
一手“触电”营销,一手搞节会吆喝。2015年3月28日,四川美丽田园欢乐游·农庄之旅在都江堰启动,正式向社会推介省级示范休闲农庄和休闲农业景区。“每年举办‘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年庆’为主题的特色产业节庆活动200多个,2015年成功举办5个全省性大型节会——2015美丽田园欢乐游系列活动,叫响了品牌。”肖祥贵介绍。
2016月01月19日
山东打造“红黄蓝绿”休闲农业带
到2020年认定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40个、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100个、最美休闲乡村100个、休闲农业示范园区100个,培育省级农业公园20个。《意见》要求,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逐步构建以农家乐为基础、以休闲农园和农庄为载体、以农业旅游公司为引领的休闲农业经营体系。
发挥好休闲农业的扩散辐射效应
只有不断地挖掘创新,才能具备市场竞争力。因此,休闲农业是具有较大发展空间的创业创新平台,要引导农民依托休闲农业开展创业创新,培养农民成为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
四大工程助力休闲农业与乡村游
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特色商品开发工程。近一年来,按照既定工作部署,我市旅游部门还积极鼓励。
从字面上去理解这句有些冗长的概念解释无疑是枯燥和抽象的,但是当我们把视线转移到在北京每年不间断举办的各类农业会展中,就有了生动和具体的感受。
农业嘉年华成北京都市农业“第五季”
4万平方米联动温室、300多家国内外参展商、600多种农业优新特品种、1000多种优质农产品——这是不久前刚刚落幕的第四届北京农业嘉年华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在58天的会期中,此届嘉年华共接待游客133.6万人次,实现园区总收入6070.03万元,较上届增长17%;带动草莓采摘收入1.625亿元、民俗旅游收入9491.63万元。这些数字放在国内其他任何一个地区举办的本地农业展会上,都是令人赞叹的。
作为北京每年初春之际的农业盛会,北京农业嘉年华向消费者呈现了一个农业休闲互动大乐园,也展露出北京都市现代农业最华彩的部分。
时间拨回到2012年。那年踏着春天的脚步,世界草莓大会首次走进中国,落户北京。作为北京市举办的第一个高规格的世界级农业展会,当年的世界草莓大会参会人数突破了20万、参展企业接近200家,促成了美国、西班牙等国际草莓巨头落户昌平,打造了昌平草莓的新品牌。大会之后,昌平区年均接待草莓采摘游客300万人次,草莓观光采摘销售量达到了总产量的6成。世界草莓大会的成功举办,拉开了北京会展农业蓬勃发展的大幕。
为充分利用世界草莓大会的设施及成果,通过会展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北京农业品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高端的农业休闲产品。从2013年起,北京市开始举办每年一届的以“自然、融合、参与、共享”为主题的农业嘉年华。在每年冬春之交休闲旅游的市场空白期,北京农业嘉年华用接近两个月的时长为首都市民献上了农业狂欢节,打造出了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第五季”。
实践证明,在北京举办这样的农业盛会是成功的。仅前三届,平均每届接待游客106万人次,园区直接经济收入4000万元,带动周边草莓采摘园实现销售收入1.67亿元,乡村旅游收入近亿元;全市80所中小学幼儿园、10万师生在嘉年华参加农业教学实践活动。
国内外大型会展农业在京郊多点开花
从世界草莓大会起步,北京会展农业踏上了精彩的旅程。几年来,京郊各区国内外大型会展农业项目多点开花、全面发展,逐渐成为北京都市现代农业的重头戏,在引领带动北京农业转型升级当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成为北京农业走向国际舞台的重要平台。
2012年,第十八届世界食用菌大会在通州召开。借力一场国际食用菌科技、产业界的盛会,通州区食用菌产业快速发展。目前,全区林地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1万亩、设施食用菌生产面积达到2000亩。在开发焙干菇片、菇酱、蘑菇精等系列产品的同时,还建设了食用菌休闲体验农庄,吸引游客参与体验。
2014年,第七十五届世界种子大会在丰台召开。大会以“小种子、大梦想”为主题,集中展示了中国种业和北京种业发展历程及成就。大会期间,种业贸易洽谈超过3000场,意向成交金额超过30亿美元,有力地推动了北京“种业之都”的建设。
2014年7月,世界葡萄大会在延庆举办,全球顶尖学者及行业代表聚集一堂,交流葡萄与葡萄产业的最新成果。3000亩的葡萄博览园里,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1014个葡萄品种;以世界葡萄大会为契机,延庆区与河北省怀来县宣布共建延怀河谷葡萄及葡萄酒产区,整体打造具备国际水准、高端酒庄集聚的“延怀产区”。
尝到“甜头”的延庆区,继续在2015年举办第九届世界马铃薯大会,打造“马铃薯种源之都”。全球196家知名展商参展,专业观众达5756人次,达成交易意向1.5亿元。大会期间,延庆与河北张家口市签订了马铃薯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品种选育、科技协作、人才交流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
北京还是一个有花有缘的城市。2015年9月,第四届中国兰花大会在房山区召开。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及中国台湾地区和天津、河北、贵阳、长沙等省市参展,共展出400余个品种、8万多株名贵兰花,接待游客近20万人。
2016年5月,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在大兴区开幕,全球40余个国家的月季专家大咖、行业人士齐聚一起,共话月季育种、月季产业和月季文化。2300余种各具特色的月季花在5000亩的月季园区让游客流连忘返。
展望未来,北京还将举办2016年国际作物科学大会,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2020年世界休闲大会等大型会展。这些世界级别的农业盛会将让多彩的京郊以更加迷人的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
会展农业和乡村休闲产业同步迈进
从产业性质看,北京会展农业具有鲜明的休闲农业特征。作为大都市的会展农业,与休闲农业密不可分,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随着市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休闲、体验、科普、度假养生等新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催生了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型支柱产业——乡村休闲产业。
近些年,通过农田景观打造、沟域经济、山区搬迁、乡村旅游合作社培育、品牌创建,京郊为消费者提供了众多有特色、高品质、有创意的休闲农业产品。
截至2015年底,全市有农业观光园1328个,民俗旅游经营户8941户,年接待游客4043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39.2亿元。“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中国美丽田园”“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一个个荣誉称号的获得,标志着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正在实现着由快速成长期向成熟期转变。
会展农业的发展为乡村休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依托会展农业创造的条件,北京各区推出了精彩纷呈的农事节庆活动。大兴西瓜节、平谷国际桃花音乐节、顺义郁金香花卉节、番茄文化节、延庆金秋葡萄文化节等各具特色的农事节庆活动,已经成为市民参与农业体验互动的重要载体,成为各区乡村休闲产业的亮丽名片。
新的时期,北京乡村休闲产业呈现出投入资本创意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产业发展品牌化、经营管理市场化、政府服务信息化的新趋势,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2.0版”正在随着提档升级的不断推进而呼之欲出。
可以预见,休闲和会展在未来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中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将继续成为增进农民福祉和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朝阳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