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展网讯。印度作为仅次于中国的世界上第二大食物出产商,其食物业和农业更是布满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悉,印度食品市场交易额为917亿,其中仅食物加工部分每年就可创收294亿。目前,食物加工工业在印度各工业中位列第五,之前分别是出产、消费、出口和种植。
据印度工业联邦部分预计,印度食品加工产业在未来十年间将吸引海外投资330亿美元,并为海内创造900万个工作机会。印度政府也表示会提供资金方面的援助,建立现代化的食物加工部分,完善加工行业的基础举措措施建设,加大人才的利用率,从各个方面给予食物加产业以支持。
固然食物加产业规模很大,但是仍旧处在初步的发展阶段,全国只有2%的食物和农产品经由加工之后出口。
一)印度蔬菜生果市场现状
农业是印度重要的经济部分,农业人口占印度总人口的70%以上。印度终年气温较高,十分适于农作物的生长。粮食和蔬菜一年都能种两季,但是,近几年降雨量不足,导致印度农业大幅度减产。
印度蔬菜品种较多,土豆、胡萝卜、洋葱、西红柿、圆白菜为印度的传统蔬菜。此外,还有黄瓜、茄子,以及从中国引进的大白菜、油菜、芹菜、空心菜、茴香等品种。生果主要是热带品种较多,如:椰子、香蕉、芒果、菠萝、葡萄、番石榴、柑橘、苹果等。近年来,印度主要生果年产量为:香蕉940万吨,芒果360万吨,柑橘230万吨,葡萄95万吨,番石榴30万吨,苹果6万吨,菠萝1.5万吨。
蔬菜和生果是印度出口创汇商品之一,近年来出口额逐年增加。据统计,2000年印度蔬菜出口首次超过1亿美元,2001年为1.21亿美元,2002年1.28亿美元。其中,洋葱出口量最大。主要出口到东南亚、中东和欧洲国家。生果出口,2000年达到8471万美元,2001年为8777万美元,2002年增加到8950万美元。芒果、葡萄、柑橘等是主要出口品种。重点出口到中东、欧洲国家以及美国、日本等国家。
二)印度入口蔬菜生果情况
1.印度每年入口蔬菜生果,从中国入口最多
近年来,印度蔬菜生果入口数目不断增加。因此,印度市场上蔬菜生果品种大大增加。同时也弥补了蔬菜生果之不足,知足了印度海内各类消费群体的需求。据统计,2002年印度从中国入口蔬菜生果达4871万美元,从美国入口4074万美元,缅甸213万美元,斯里兰卡23万美元。从中国入口的蔬菜生果中,以大蒜、富士苹果和鸭梨入口数目最大。
2.入口关税及治理情况
目前印度蔬菜生果入口基本税率为30%,优惠税率20%,特别附加税为4%。苹果入口基本税率为50%,优惠关税40%,特别附加税4%。梨入口基本税率为35%,优惠关税25%,特别附加税4%。大蒜入口需要印度政府签发的入口许可证。洋葱、葱、白菜、菜花、生菜、胡萝卜、萝卜、黄瓜、豌豆、菜豆、芦笋、茄子、芹菜、蘑菇、青椒、菠菜、南瓜、甜玉米以及盐渍菜(如:黄瓜、蘑菇、青椒)或菜罐头、脱水蔬菜(如:木耳、蘑菇、洋葱、芦笋、大蒜片/粉)等自由入口。
生果如枣、无花果、菠萝、芒果、番石榴、柑橘、葡萄、柠檬、柚子、西瓜、木瓜、苹果、梨、杏、李子、桃、樱桃、草莓、弥猴桃、荔枝以及生果罐头、果脯自由入口。
三)食物饮料情况
2013年印度食物和饮料市场价值将达到5800亿美元
尽管经济动荡,印度食物和饮料市场正在迅速扩大。按我们的估计,2009-2013年期间,该市场预计将以9%左右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此外,大量的超市、量贩店、购物商场和快餐连锁店纷纷涌入该市场。
固然印度食物和饮料市场的大部门产品都在呈现正增长,但酒类饮品已成为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产品种别。按照我们的调查结果,从2010年到2013年,印度酒类市场有望以12%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此外,生果和果汁消费也在大幅增长。
在食物服务行业中,加工食物和有机食物将在未来发展良好,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
四)调味品市场情况
印度的调味品市场达到28亿美元,但是其一年要出产全球将近一半的调味品,印度香辛料市场非常巨大,八角、桂皮、干姜、姜黄、黑白胡椒等都大量需要,这些产品是出产调味品的主要原材料
五)冷冻市场情况
2006年,印度冷冻加工食物的零售额却仍旧保持着比较强劲的势头,价值总计达14.8亿印度卢比。比起上一年(2005年)的销售总额,增加了10%;销售量也增加了8%。
与很多其他国家不一样的是,印度的食物中,除了肉类及带有肉的产品外,在印度冷冻加工食物的零售市场上,蔬菜还据有非常大的比例,这是为了适应泛博的印度教徒的素食需要。据商业统计数字显示,2006年印度冷冻加工蔬菜,在印度冷冻加工食物的零售中,占其总量的62%,价值从2005年的5.673亿印度卢比,增加到6.19亿印度卢比。
因为产品的季节性原因,因此蔬菜中以豌豆为主,占总采购量的69%。其他销售量比较多的蔬菜,还有以下一些品种,诸如:小玉米、胡萝卜、菜花、豆角类、混合蔬菜等,它们在总销售量中所占的份额分别为:3.5%,4%,3%,2%,9%。此外,其他一些品种蔬菜的销售量都很少,自2005年以来均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在肉类产品部分里,以冷冻加工禽肉为主,这种产品能够被泛博的地区都接受。其中羊肉的价位颇高,消费者们对猪肉和牛肉的消费则受到了文化的限制(克拉拉邦和西孟加拉都不在此列);而人们对鱼的消费仅局限于沿海地区。
六)其他市场方面
印度是一个消费水平较低的国家,同时因为宗教信奉的原因,良多消费者摄入蛋白质和热量的主要来源是谷物和豆类,良多富人和非素食者也有消费豆类的习惯。豆类产量停滞、人口增加、入口豆类比重又很小,这些因素使得印度人均豆类消费量呈下降趋势。
印度是世界豆类出产与消费大国,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印度豆类出产量占世界25%,消费量占27%,豆类用于食物使用占34%。在近20年间,印度豆类出产一直下降,不能知足本国消费,因此需要入口豆类产品增补内需。入口豆只是作为印度豆类消费的少量增补,尽管1995年-2001年印度入口豆类数目只占海内消费的6%,但此数目占世界豆类商业总量的11%,为世界豆类最大入口国。近20年,印度对豆类入口采取低关税自由商业,在印度只有食物类采用这种开放政策。
因为入口豆类产品价格较其他食物价格增长幅度大,所以入口量在逐渐减少。从近二十年入口统计看,印度每年入口豆类数目的增加与海内出产量的变化联系关系不大,主要仍是看国际市场的价格是否能够使印度消费者承受。
洋葱是印度庶民日常食用的最便宜、最基本的蔬菜之一。
印度的麦面饼是当地人主要的主餐,因此对燕麦和酵母等产品需求量较大,食物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中国的添加剂企业找到了新的目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