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展会信息网】目前在许多发达国家中石化物流行业已经具备了智慧物流的水准,然而在国内还尚缺智慧物流系统的支持,这对于行业内的物流水平以及物流效率都影响较大。
石化行业与智慧物流协同发展
我国已是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危化品生产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5000余种常用化工原料产销分布不均,95%以上需要异地运输。而大宗化学品中有80%是危化品,对仓储和运输要求极为苛刻,安全管理尤为重要。
目前我国石油、化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已形成由水路、公路、铁路、航空和管道等五种方式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同时形成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港口群三大石油、化工物流基地。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危化品运输企业达上万户,运输车辆30多万辆,从业人员80多万人。我国每年仅通过公路运输的危化品就有2亿~3亿吨,占年货运总量的30%。85%以上的外贸化工品通过水路运输。
石化产业基地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要求使得我国危化品生产储存装置、设施大型化成为新常态。专家指出,随着化工企业“进园入区”,化工园区数量激增,园区将成为危化品储运、交易的重要载体,大量企业在化工园区内集中连片,更容易引发事故的“多米诺”效应。
伴随着国内物联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应用的普及,以罐式集装箱为载体的危化品“多式联运”,依托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集聚化、联盟化、一体化智慧物流建设迎来发展良机。
在业内专家看来,石化物流园区和石化产业园区可紧密配合,协同发展。“石化园区的集约化发展可为石化物流的发展提供便捷条件。借助园区现有的基础设施,实施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全面提升安全管理水平。而石化物流配套建设的码头、港口也可为建设大型石化园区提供支撑。”中国化工经济技术发展中心主任魏乃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