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国际展会综合服务平台-外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展百科 > 行业分析

热门展会

新能源汽车产业释放调整信号 即将洗牌?

时间:2017-02-08 16:30:30 来源:外展网 浏览:

 【国外展会信息行业分析】毫无疑问,新能源汽车骗补事件对市场影响仍未结束,新增生产资质和暂停申报资质的同步展开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的格局面临洗牌。

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

生产准入门槛提升

事实上, 1月16日工信部刚刚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以下简称《新规》),《新规》提出申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的,应是已取得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的汽车生产企业,或是已完成投资项目手续的新建汽车生产企业;应具备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申请准入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应符合《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项目及依据标准》,以及相同类别的常规汽车产品相关标准。

补贴政策动态调整

去年工信部在其官网公布了3家企业的4款纯电动车型被勒令暂停生产销售的公告,并对多家不符合规范要求的车企产品进行了公示。而在今年2月5日,工信部再次撤销了7家车企违规行为的问题车型产品《公告》,暂停金华青年汽车、上汽唐山客车、重庆力帆乘用车、郑州日产、上海申沃客车、南京特种汽车、重庆恒通客车7家汽车企业申报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的资质。责令这7家公司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整改,整改完成后,工信部将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

退出意愿逐渐显现

值得关注的是,资质也并非终身制。按照《新规》要求,对于停产12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工信部将予以公示,相关企业再次生产需要重新经过工信部核查。不能保持准入条件或破产的企业,将被撤销资质。而对《新规》施行前获得新能源生产资质的企业,也需要按照新规定进行改造,并在24个月内完成审查,否则将暂停生产。

汽车行业资深评论员张志勇认为,产品目录做减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新能源汽车项目高密度上马的背后,相关部门对企业和产品的约束和退出意愿已经显现。

2017年迪拜国际饮品技术及设备展览会

热门展会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