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展会信息网 行业分析】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国内外机器人行业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区别。现在,我们就将对国内与国外机器人的不同发展做一个对比分析,帮助大家了解相关的信息!
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机器人应用于产品生产的各个环节,“机器换人”浪潮不断掀起。在这股浪潮的背后还应注意到,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还处于成长期,技术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中高端机器人在伺服电机、控制器、减速器等核心部件方面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企业要想抓住这一市场机遇,还需加强对关键零部件的技术研发,注重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向产业中上游发展,抢占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机遇期。
美国领先全球机器人技术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行业发展风生水起,以谷歌、英特尔、微软等为代表的一批美国信息技术企业已悄然布局机器人领域,并将引领该产业的新一轮变革。随着智能制造时代的来临,机器人产业将与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众多先进技术融合发展,成为若干智能化服务平台的一部分,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首席执行官罗军将其称之为机器人产业2.0时代。
我国机器人产业与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即将开始,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掌握了工业机器人的本体设计制造、软硬件设计、运动学和轨道规划等技术。如今,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行业最大的应用市场。
国内机器人产业布局分部不均
尽管我国机器人市场行情一片大好,但大大小小500余家机器人企业生产的产品在国内市场只有20%的市场占有率。机器人产业的上游是核心零部件,相当于机器人的“大脑”,而在该领域,高精度伺服电机、高性能控制器、精密减速器等核心技术基本依赖进口。产业中游是机器人本体,也就是机器人的“身体”,产业下游是系统集成商,目前国内95%的企业集中在这一环节上。
国内外专利对比
在上述3个核心技术领域,国内外申请人提交的专利申请数量持平,但在技术发展水平上,国内外企业存在的差距较为明显。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市场需求的急剧增加,当前,我国部分沿海地区的制造业,通过实施“机器换人”计划提高产品生产效率的做法较为普遍。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专利是企业技术创新的保护伞。国内机器人企业需充分运用专利信息,明确研发思路和方向,制定适合企业研发能力、经营状况的专利战略。在加强研发的同时,国内企业还要注重对竞争对手,特别是国外强企的专利分析,降低专利侵权风险。
以上就是对近年来国内外机器人行业发展对比的分析了,我们相信随着国内企业的不断努力,未来一定会有大量的新兴力量崛起,为中国机器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
相关展会
2017年印度工艺机械设备,控制及自动化展览会INDIA PROMACH
2017年德国汉诺威国际工业技术博览会HANNOVER MES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