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增长高达19.6%,创下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的半年度最高增速;对外累计投资481.9亿美元,同比下降了45.8%。
外贸延续复苏至阶段高点
据海关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总值13.1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9.6%,其中,出口7.21万亿元,增长15%;进口5.93万亿元,增长25.7%;贸易顺差1.28万亿元,收窄17.7%。
世界银行在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全球经济增速将由2016年的2.4%加快至今年的2.7%。IMF也上调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的预测,国际市场需求的改善助推中国出口数量增加了8.9%。
国内经济的稳中向好带动了进口量的增加。6月份的PMI为51.7,连续11个月在景气区间。这刺激了进口需求的增加:上半年中国进口数量总体增加11.6%。
价格方面,上半年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影响,中国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55%,原油上涨47.9%,铜上涨29.5%,煤炭上涨86.3%,带动中国进口价格总体上涨12.7%。与此同时,进口价格上涨通过国内生产传导到出口环节,推动出口价格上涨5.6%。
上半年的外贸复苏项也是多项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效应持续显现的结果。中国在稳外贸方面推出了自贸试验区、通关便利化等一系列制度创新,“一带一路”、FTA的不断发展也拓展了外贸的发展空间。
结构升级与不确定性并存
中国外贸正在不断聚集新动能,其表现是,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速快于总体增速;外贸商品结构持续优化,部分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出口快速增长;中西部地区外贸增速加快。
机电产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一直是中国出口的主力。上半年,中国机电产品出口4.13万亿元,增长14.6%,占中国出口总值的57.2%。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合计出口1.48万亿元,增长12.9%。在此基础上,中国外贸的产品结构正在不断优化。
在出口方面,中高端制造业对经济的支撑力正在不断提升,部分高附加值机电产品和装备制造产品出口一直保持良好态势。比如,上半年汽车出口增长32.5%,船舶增长25.1%,电动机及发动机增长6.5%,医疗仪器及器械增长12.7%,无人机增长93.4%。
进口方面的结构优化也在持续,上半年原油、铁矿砂、天然气进口量分别增长13.8%、9.3%和15.9%,部分重要设备和关键零部件等高新技术产品进口较快增长,其中集成电路增长15.8%、发动机进口增长27.3%、工业机器人增长34%。
区域结构上,中西部地区正在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带一路”的推进,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23.4%,同期中国与非洲国家进出口增长28.3%。总体来看,新兴市场开拓还有很大的潜力。
同时,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首先,国际市场中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美联储处于渐进加息进程、欧洲和日本央行继续维持货币宽松;贸易保护主义加剧等也给国际市场增加了不确定因素、不稳定性;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对外投资下降45.8%
今年上半年,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45个国家和地区的3957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直接投资,累计投资额481.9亿美元,同比下降45.8%。
2016年,非理性对外投资和非主业的对外投资现象比较活跃,为此国家发改委、商务部、人民银行、外汇局四部门明确提出对房地产、影视、酒店、体育俱乐部等方面加强了监管。
今年上半年,我国房地产业对外投资同比下降82.1%,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2%。与此同时,昔日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热门行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外投资同比下降82.5%,占同期对外投资总额1%。
值得注意的是,6月当月,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到136亿美元,创下2016年12月以来最高值,同比下降11.3%,降幅进一步收窄。环比增长65.5%,实现连续第二个月正增长。
一方面近期来海外并购的项目和金额有明显增加,另一方面这说明中国仍坚定不移地坚持“走出去”战略,对于一些好的海外投资项目,中国仍将予以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