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餐饮消费报告已经出炉。上半年电影《深夜食堂》的热播也带动更多的人关注美食的幕后制作,那么2017年餐饮市场消费的趋势如何呢?

特征一:餐饮行业竞争加剧,中小餐饮发展势头盖过大品牌企业
近两年,国内餐饮企业数量增长速度明显加快,随着大量新兴品牌的出现,使得整个市场竞争越加激烈,更新换代频繁,在此过程中,许多限额(指2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 )以上单位的大品牌企业受到行业内竞争压力的冲击,明显看得出其在餐饮总收入中占比持续下降,发展速度 远不及中小品牌。
特征2:招式百出,玩法多样,新型餐饮服务商不断涌现,丰富餐饮消费生态。
玩法多样体现在主打线上消费的外卖餐饮品牌、O2O平台、餐饮管理服务商以及美食新媒体等新型组织不断涌现,推动传统的餐饮行业进行改革创新,运营玩法招式百出。
为了顺应时代,餐饮商家需要紧跟消费者的需求变化,从品牌定位、定价、菜品更新、服务和用餐环境上做优化。智能化的新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辅助了商家跟进时代需求,为其在行业“变革期”提供新的机遇。
广东餐饮总量第一
2017上半年广东餐饮总量仍然保持全国首位,全省餐饮收入为1780亿元,增速为5.9%。虽然依然保持收入第一位置,但自2016年开始,增速却大幅滑落,2017年上半年更是跌到了5.9%,比去年同期还低3.6个百分点;落后于全国增速5.3个百分点;广东餐饮占当地社零比重虽然高达9.65%,可增速却远远落后当地社零增速4.6个百分点。北京上半年餐饮收入490亿元、同比增长7.6%。虽然增速还落后全国平均水平,但增速显着提升,大幅攀升4.8个百分点,在八项规定之后,首都爆发出强劲的增长态势,餐饮增速更是领先当地社零2个百分点。上海上半年全市餐饮收入501亿元,同比增长7.9%。
不得不说网络点餐的盛行带动了外卖餐饮的发展,不同年龄段对食物的偏好也有不同,从数据报告来看,初高中生以小吃快餐为主,大学到研究生毕业期间则最爱烧烤烤肉,家庭组建期则最爱西餐和蛋糕。
而从用餐时段上则,数据报告则显示出,北上广深一线城市中,深圳人民最辛苦,39.28%的人在晚上8点以后吃晚饭。广州位列第二为37.67%,上海和北京晚上8点以后用餐的人分别为31.87%和31.79%。
从最受欢迎品类的价格差异中,还能折射出城市的消费水平。从数据报告来看,最贵的火锅在北京,价格是武汉的1.4倍;最贵的西餐在广州是厦门的1.5倍;最贵的自助餐在上海,是武汉的2倍;最贵的小吃快餐在苏州,是成都的3.8倍。
总的来说,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餐饮行业在国内的市场巨大,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吃也是有一定的要求。餐饮行业想要持久做下去,学会与时俱进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