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展会信息网 行业分析】改革开放前,旅游业以外事接待为主,只具备产业雏形,不完全属于产业范畴。1978年转换机制,发展产业型旅游业。以下是伴随着国民旅游普遍化、多元化的发展,中国旅游业经历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产业化经济的重大转变。由此带来了旅游业三大市场日益完善,旅游新业态的不断涌现,旅游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以下是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特点分析。
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特点分析
2017年中国旅游业发展呈现的五大典型特征:
第一,三大市场“两增一减”,出境、国内旅游增长有所放缓,入境旅游持续下降。
第二,大资本进军旅游行业,旅游投资主体多元化,民间资本旅游投资额约占全年旅游直接投资总额的57%,民间资本成为旅游投资的主力。
第三,泛旅游现象日趋显着,旅游消费行为自主化、多样化,旅游空间日趋泛化,城市、乡镇以及村落皆是重要的旅游活动空间,同时产业融合进一步增强,催生了创意旅游、在线旅游、会展旅游、旅游地产等多种旅游新业态。
第四,在线旅游发展势头迅猛,在线旅游市场初具规模,市场交易规模较2008年增长近5倍,达到2204.6亿元,在线旅游预订使用率持续上升,发展潜力巨大。
第五,旅游管理走向法制化,《旅游法》的实施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依法兴旅、依法治旅的新阶段。
三十多年来,中国旅游正是把握住了旅游业的这些特征,增强改革力度,提升创新强度,积极发挥各部门的职能,坚持民生切入,以小见大;坚持改革开放,融入世界;坚持市场引导,部门联动;坚持绿色发展,保护优先;坚持以人为本,科教兴旅;坚持融入战略,服务全局,在各个领域做出了积极有效的创新探索,加速了中国旅游的国际化进程。
对旅游业来说,新常态是对我国经济形势的清醒判断和重要定义,对未来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有着决定性意义,对我国旅游业发展方向也有着决定性意义。在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型的“经济新常态”下,我国旅游业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2014年达到11%,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要想继续保持超过国民经济增长的较高速度,旅游业需要主动作为,把握基本方向,遵循基本规律,创新发展思路,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着眼,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扩大消费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深化旅游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旅游发展内生动力,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优化旅游供需结构,加快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促进我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新常态下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