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光临国际展会综合服务平台-外展网!
当前位置:首页 > 外展百科 > 行业分析

热门展会

2017消费市场走势:电商消费备战双十一 “新零售”布局路径分化

时间:2017-11-08 11:28:28 来源:外展网 浏览:

最近几年我国的消费市场每年递增数万元,消费方式主要偏向于网上消费,由于网上消费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交通成本,足不出户就可以浏览很多商品并进行比较,支付送货快捷方便。但纯电商模式也将被打破,新零售的将开辟新的格局。

2017消费市场发展走势:电商消费备战双十一 “新零售”布局路径分化
        “新零售”布局路径分化
        马云日前在杭州云栖大会上表示,经过多年的演进,“纯电商时代”已经过去,未来十年将是新零售的时代,线上线下将密切结合。业内也将2016年看作“新零售”发展元年。
        随着“消费痛点”的迭代,产业龙头纷纷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提速。其中,传统线下零售巨头的动作主要表现在新业态、新物种的开发方面。以百联 RISO、大润发优鲜为代表,传统零售巨头一方面借助 APP 拓展门店覆盖范围内的线上到家业务,另一方面调整布局,多维度增强用户体验。
        招商证券许荣聪分析团队认为,从线下平台来看,由于探索时间不长、改造新物种成本较高,实体零售企业在新物种尝试与推广方面相对谨慎。“除了盒马鲜生已经在全国渐渐铺开、永辉超级物种和天虹Space开始逐步复制推广外,其他仍处于探索试点阶段。”
        相较而言,线上平台在“新零售”领域的布局表现更为敏捷。近年来,阿里“跑步式”战略入股线下零售企业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京东则在便利店、无人零售等领域陆续取得进展。
        垂直电商作为线上平台的重要组成,布局“新零售”方面,更带有针对性解决“消费新痛点”的意味。通过“自有品牌+独家销售权”等形式,以求解决消费者面临的消费个性和品类不齐等难题。以中粮我买网为例,作为中国最大的专门线上销售食品和生鲜的电商,公司已经建立起14个自有品牌和9个海外品牌的独家销售权,直采能力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并通过建立和营运自有冷链配送基础设施,以保证覆盖中国317个地级市及地区的冷链配送能力。
        为了站稳消费升级“新风口”,牵手合作、寻求协同效应,也成为不少平台的新选择。今年10月底,我买网与线上线下一体化零售平台多点达成战略合作,以打通双方供应链、用户覆盖和底层数据等优势资源,为双方的快速扩张提供新动力。
        电商消费备战双十一
        “双十一”的渐行渐近再度将电商产业推上风口。根据专业机构测算,从线上零售价值来看,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2017年有望达到6.5万亿元,2021年有望增加到14.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22.2%。
        但消费升级“大风口”之下,平台间竞争也日趋白热化,尤其随着越来越多垂直平台的涌现以及传统实体店面纷纷“触网”,既有的电商平台业态在诸多方面开始面临新的挑战,“抢食”消费升级蛋糕的方式也在暗自生变。
        业内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分析指出,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大消费产业的变迁,消费者所面临的“消费痛点”已经发生转移:不再是商品短缺,而是选择过剩;不再是性能欠佳,而是缺乏个性;不再是价格过高,而是品质不齐。而在“消费痛点”迭代的背景下,继“卡位”消费品类和仓储物流等第一阶段的竞争模式之后,各电商平台有望加速步入竞争“第二季”。
        “互联网+”已经从购物深入到服务等各个层面,例如,网上订餐、购票、约车、出售二手货、预订小时工等等。总的来说,一方面,我国的消费市场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另一方面,消费市场的发展存在着结构性问题。但凭借全球供应链优势、自有品牌发掘能力和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能力的结合,可以帮助传统零售商提升运营效率,最终优化用户体验。

热门展会

热门推荐

最新资讯